2025年1月9日晚,由广东省委宣传部、省文明办主办的2024年“广东好人”发布暨文明实践成果汇报活动在广州举行?;疃ü杼ㄒ帐?、视频短片、好人代表现场交流访谈等形式,生动展现“广东好人”榜样力量和广东省文明实践工作丰硕成果,让观众在感动中学习身边好人的高尚精神。
星辉集火成炬
文明培育成果熠熠生辉
一个好人就是一面旗帜,一群好人足以影响一座城市。当晚,活动现场发布助人为乐、见义勇为、诚实守信、敬业奉献、孝老爱亲等各类“广东好人”名单,通过舞台艺术、视频短片、好人代表现场交流访谈等形式,生动展现“广东好人”榜样力量和广东省文明实践工作丰硕成果,让观众在感动中学习身边好人的高尚精神,以磅礴的榜样力量,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能。
“以凡人之躯,行非凡之事”,2024年表彰“广东好人”共有196名?!肮愣萌恕崩醋愿餍懈饕?,用平常心做不平常事,用小爱凝聚人间大爱。他们的事迹或许并不轰轰烈烈,但却能释放出激荡心灵的澎湃力量。
孝老爱亲
孝老爱亲“广东好人”黄善古,为孩子寻医问药7年,照顾4位老人14年,多年如一日的孝老爱亲事迹赢得了左邻右舍、亲朋好友的交口称赞。
获评2024年孝老爱亲“广东好人”的共有24人。他们躬行孝道,尊老爱亲,以春晖之暖,弘扬中华孝悌之义,使得孝老爱亲这盏明灯照亮了更多家庭,温暖了无数人,成为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社会精神力量。
助人为乐
助人为乐“广东好人”蓝玉娜因23岁时的一场车祸导致颈椎五、六节完全性损伤,只能与轮椅为伴。但她自立自强,创办文化传媒公司后不忘“轮友”,聘用10位残疾人居家全职或兼职,还成立助残服务中心,助力更多残疾人生活、职业重建,推动无障碍出行……
42人荣获2024年助人为乐“广东好人”称号。他们心怀善念,助人为乐,以大爱无疆,彰显中华仁爱之风,用自己的善行筑牢了生命之堤,书写了人间大爱,为社会传递了正能量。
敬业奉献
敬业奉献“广东好人”张瑜是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检察院一级检察官。当晚现场,情景短剧《如我在诉》上演,讲述了张瑜在工作中传递温情的故事。她说,“法律既有力度,也有温度。力度是指我们在面对一些破坏国家安全、社会稳定,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,我们要严厉打击彰显法律权威。但是,当遇到一些具有改造可能性的嫌疑人时,我们要勇于担当,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。”
2024年敬业奉献“广东好人”共有78人,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不懈坚守,诠释了敬业奉献的真谛,为社会树立了榜样,为广东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。
见义勇为
见义勇为“广东好人”刘永嘉的感人事迹。刘永嘉是韶关市武江区江湾镇人民政府应急救援队队员。2024年4月19日,韶关市遭受连续性强降雨,其中武江区江湾镇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。20日,正在休假的刘永嘉接到命令,立即返岗参与防汛抢险,在疏散群众的过程中遭遇山体滑坡,不幸被掩埋牺牲,年仅28岁。
2024年见义勇为“广东好人”共有48人,他们在危急关头,挺身而出,以见义勇为,赓续中华勇毅之魂。在最凶险的时刻,就有他们的身影,他们用生命守护身边人的安全,在见义勇为“广东好人”的感召下,涓滴之水逐渐汇聚成不可阻挡的时代洪流。
诚实守信
诚实守信“广东好人”阮少湖、金卓满、廖石秀、吴小丽、区南照、严恋花、顾小岳、何俊霞、雷健、潘细培等还分享了他们积极投身“百千万工程”、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动人故事,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?!鞍偾蚬こ獭本拖褚还纱悍?,吹遍了南粤大地的每一个角落,带动了产业升级转型,促进了就业增长,不仅让城市与乡村的差距逐渐缩小,更使人民的生活水平迈上了新台阶。
2024年诚实守信“广东好人”共有14人,他们在诚实守信的道路上坚定前行,用诚信铸就人生的辉煌;在绿美广东的广阔天地里挥洒汗水,用智慧和勤劳让大地焕发新生。
一人兴善,万人可激。截至目前,广东共有11名全国道德模范、60名省道德模范,9名时代楷模、42名南粤楷模,595名中国好人、2106名广东好人,9名全国新时代好少年。广东通过选树典型、生动宣传,讲述发生在岭南大地的凡人善举、先进事迹、榜样故事,让向上向善、刚健朴实的文明风尚在南粤大地蔚然成风。
提质扩面服务基层
文明实践实现全域覆盖
近年来,广东坚持以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,不断创新理念思路、拓展内容形式、丰富活动方式,积极探索文明实践阵地“有效覆盖”新路径。截至目前,全省共建成2.8万多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,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县镇村三级全覆盖。
从四梁八柱到“毛细血管”,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……如今,广东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已实现全域绽放、全面开花,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。
群众在哪里,文明实践活动就跟进到哪里。从理论宣讲到非遗文化、从农业生产技术到医疗保健常识……近年来,广东突出主体建设,不断壮大文明实践队伍,将优质的文明实践内容送到田间地头、街头巷陌。
作为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阵地,广东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的平台,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,积极构建“领导干部+思政教师+理论骨干+百姓名嘴”的宣讲队伍,组建“百千万工程”宣讲团、模范宣讲团、好人宣讲团、青年宣讲团等2000余支,推动理论宣传普及走深走实。
2024年,全省开展2万余场基层宣讲活动,各地涌现“音乐党课”“榕树下的微课堂”“韩江潮声”等宣讲品牌,有效推动基层理论宣讲延伸到“最后一米”。
“我们的节日”“做新时代文明人”“经典诵读”“乡村歌手大赛”“岭南乡村少年诗歌大会”“艺美课堂”“道德春联进万家”……数据显示,全省每年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100多万场次,推动文明之风吹遍南粤大地。
创新实施“五大行动”
文明创建迈上新台阶
人居环境靓起来、乡村治理强起来、文明新风扑面来。
过去一年,广东深入实施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,加力提速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,召开全省工作推进会,研究部署重点工作任务,指导推动15个地市用好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,开展乡村文化空间示范点建设。如今,广东各地正着力答好环境综合整治优先题、风貌管控必答题、美丽圩镇建设加分题、绿化美化基础题、文化发展关键题和乡风文明核心题,开创文明乡风建设新局面,民风淳朴、和美清新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。
牢牢把握精神文明创建的群众性本质和要求,按照瘦身、减负、少测、低扰、降噪、提质的思路,大力改进创新创建工作,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。广东落实《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方案》,推动创建文明城市向建设城市文明进阶,开展“城市文明、你我同行”常态化创建试点工作,联动12345服务平台推广“文明随手拍”,指导全国文明城市与提名城市结对帮建,让创建工作更加利民惠民、常态长效。
截至2024年,广东共有全国文明城市14个、全国文明村镇188个、全国文明单位302个、全国文明家庭35个、全国文明校园67个,守正创新擦亮了文明创建工作的“广东名片”。